数字极简 | 数字戒断 | 赋能
成就一亿技术人!
32–41 minutes
注:本文为【数字极简 | 数字戒断 | 赋能 | 驾驭】相关文章合辑。
自律,从数字极简开始
原创 洞见 2024年10月22日 20:20 安徽

看过一个视频:

一家人在一起聚餐。
没有沟通,也没有交流,大家都在各自看着各自的手机。
在这个“手机成瘾” 的时代,这一幕实在再常见不过。
手机里的热闹实在是太多了。
有搞笑视频,明星八卦,有网络游戏。
很多人的手机几乎要长在手上,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就是玩手机。
一天充一次电都不够,甚至要充多次。
作家卡尔·纽波特说:
数字技术逐渐掌握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和感受,让我们对它们成瘾,远远超过了正常的程度。
上瘾意味着失控。
失控的不只是时间,还有我们的人生。
01 注意力缺失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
国际摄影大师、世界著名当代摄影艺术家斯蒂芬·肖尔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演讲时,很多观众在台下看手机。
最后斯蒂芬·肖尔中断了演讲,离开现场。

颇为讽刺的是:这位艺术家当天的演讲话题是“注意力”。
他生气地说:“你们今天特意来听这个讲座,却都不能够集中注意力。我们今天就到此结束,挺好的。”
手机成瘾的最大弊端就在于此:注意力缺失。
我们的时间碎片化了,我们的注意力也在不断被切割,导致我们的专注力不断下滑。
我们开始看不完一部两小时的电影,读不完一本10几万字的书,无法认真听完一场讲座。
“短平快”的时代,很多人已经无法进行深度的阅读和思考,思维被碎片化了。
这些年,公司招了不少刚毕业的小孩。
和我们这一代不同,我们从是从传统的纸质时代,一点点走到了屏上时代。他们从出生就是和屏幕为伍的。
他们从小接触的信息更多,也更成熟,在视频方面也比我们这些“老人”更加得心应手。
但是他们很多都存在一个问题:无法书写长文。
写一篇逻辑清晰的三千字长文,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折磨。
我自己也深有感触,手机刷多了,阅读和写文变得越来越吃力了。
一旦开始阅读一些有深度的文章,脑袋就昏昏欲睡。
碰到一些复杂的概念,也是完全看不下去。
美国知名作家尼古拉斯·卡尔说:
当我们尽情享受互联网的时候,我们正在丧失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短平快的信息导致人的注意力碎片化,与个人的知识结构交互时间变短,人们深度思考的频率、强度和质量都会明显降低。
用进废退。
现代脑科学认为,人的脑神经是不断生长的,但是如果缺乏足够的思维训练,脑神经就会死亡、萎缩,人也就变得越来越笨。
久而久之我们的思考力、独立判断力,都会逐渐消退。
最终就会退化成只会叼着“电子奶嘴”的“巨婴”,沦为“算法”的奴隶。
02 廉价的快乐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在不停地打开手机。
我只是打开手机查一下资料,然后,大半个小时过去了,资料没有查到,瓜吃了一堆。
算法精准知道我的喜好,甚至比我的亲人、朋友还要了解我。
每次打开手机,我就很难停下来。
罗振宇曾告诫用户:
“王者荣耀十分钟就有个兴奋点,吃鸡游戏三分钟就要有一个兴奋点,而短视频甚至要追求一分钟一个兴奋点。”
手机成了多巴胺的开关。
不需要努力,不需要汗水,只要轻轻一点,就能获得廉价的快乐。
你以为玩一下手机无关紧要,但在你捧起手机的那一刻,就已经掉进了欲望的陷阱。
被大数据的算法牵着走,被无节制的感官刺激淹没。
然后时间就这样白白溜走了。
就我自己来说,我每天的亮屏时间有6.5h。

也就是说,除了吃饭、睡觉、写稿之外,我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手机上了。
而根据2023年6月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
移动互联网用户,月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到7.2小时。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人,情况可能比我还要严重。
@橙柿直通车做过一个小采访。
采访对象包括外卖员、媒体人、卖菜的摊贩、财务,大部分人表示自己很难做到手机离开身边或放下手机一小时。
杭州的张先生,一天使用的手机的时间是8小时37分。
一方面是工作群的消息,另一方面则是微博吃瓜和刷短视频。
一个小时不看手机做不到,十分钟都做不到。手机放在那边,动不动就要拿起来看一看。
梭罗发明过一个词:生命成本。
为了这些廉价的多巴胺,很多人付出了高达七小时的生命成本,这几乎等于再上一天班了。
而我本来可以用这七个小时读书、运动、学习,来获得更多的成长和快乐。
所以这七个小时,花得真的值吗?
董宇辉说:廉价的快乐是直接给你想要的东西,高等的快乐则会给你设置重重阻碍。
读书、锻炼,学习新技能,这些过程虽然辛苦,但是努力过后,却有长久的充实和满足感。
刷视频、打游戏,这些短暂的、肤浅的快乐,爽过之后,便是无尽的空虚。
真正自律的人,都懂得对抗那些廉价的快乐,追求更有价值的生活。
03 看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的事
前段时间《凡人歌》大火,剧中的沈磊跑去终南山隐居。
山上没有网,他热爱的美剧、游戏都自此与他无缘。
他在山上小屋独处,早上看日出,晚上看日落,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精神境界更上一层楼。
但是对我们来说,彻底远离数字网络不现实。
不过我们却可以严格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掌控数字工具。
作家卡尔·纽波特说:解决数字上瘾最好的方式,是学会数字极简。
少即是多,学会数字清理、懂得数字优化,才能让自己在手机成瘾中解脱出来,让自己重新掌控时间,掌控自己的人生。
一、学会数字清理
控制成瘾行为需要戒断期,手机戒断最好的方式就是数字清理。
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彻底隔绝手机的诱惑,三十天内,最大限度减少手机的使用频率。
熬过戒断反应,才能重新拥有良好的数字生活。

二、开启数字优化
我们不可能完全脱离数字技术的影响,在戒断期结束之后,开始有节奏、有目的地使用手机。
开启数字优化,让数字技术的价值最大化。

三、过数字极简生活
把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尽量压缩之后,省下的时间要用丰富的线下活动替代。
重新拥抱线下,才能拥抱真实的人生。

▽ 奥斯卡有个关于手机成瘾的动画,结尾的一幕让人无比震撼:

无数个小人抱着手机,像是被操纵的木偶一步一步落入悬崖。
如果不能完成数字戒断,我们早晚会成为手机的奴隶,坠入深渊。
罗翔教授说:
向下放纵的快乐不是快乐,向上努力,向上行走,让你感到人性尊严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别让自己的生活沦为低级快乐的牺牲品,别让自己的生活被算法控制。
真正让人成长的,是你看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的事,不是手机,不是游戏,更不是短视频。
远离迎合你的廉价快乐,养成自律的习惯,选择那些困难但有价值的事。
这样你才能享受到更高级的快乐,品味到不一样的人生。
逃离底层最快的方式:数字戒断
原创 洞见 2024年07月06日 20:20 安徽

前几天刷到一条新闻。
亚马逊森林深处的马鲁博,是个与世隔绝的原始村落。
去年,通过马斯克的星链,他们终于通上了网。
本以为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结果没想到原始部落也逃不出互联网的诱惑。
一开始其实还挺好。
他们通过互联网可以和远方的亲人朋友直接电话、视频;
遇到紧急情况,也能直接打电话求助;还能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至于封闭、脱节。
但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
一些孩子开始沉迷电子游戏,甚至在现实中模仿射击。
一些年轻人沉迷网聊、八卦、短视频,一刷就是一下午。
原本每天大家只会想着如何打猎、捕鱼、做彩绘、串珠……但现在大家都变得懒散起来,有事没事就拿出手机,根本懒得去工作。
这和他们族长原本的预想完全不同,最后他决定,分时段断网,坚决防止大家沉迷。
这个结果,让我想起一句话:
“未来,只有特权阶级才能进行数字戒断。而80%的底层阶级将被零工经济绑定在智能手机上。”

想想你自己,你有多少时间没有沉下心读完一本书了?
你是不是也会忍不住拿起手机,一整天都泡在网上?
社会学上有个词,叫做“奶头乐陷阱”。
指的是社会上20%的精英,正在用各种娱乐、游戏以及刺激性内容为80%的人“塞上奶嘴”。
这些内容让人沉浸其中、无暇思考,使得他们永远锁死在底层,而那些精英们则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如今互联网或许就是新型“奶头乐陷阱”。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被“绑架”,却还浑然不知。
或许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个“拉闸断网”的人。
未来只有能做到“数字戒断”的人,才不会沦为算法的奴隶。
01 掌控时间
前几天和一位朋友聊天,她在备战研究生考试。
可最近她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集中注意力。
以前她看书,一看就是一整天,可如今翻上几页,思绪就开始不受控制地飘向手机。
刷题只刷一会,就开始想东想西,只要手机一震动,就忍不住想要点击。
每次心里想着,就看两分钟,然后一定专心复习。
结果,打开了微信,翻看了几条信息,就被朋友圈里的动态吸引。
接着,刷到了微博,看到了一些有趣的视频,又忍不住点开了抖音……
就像古时候的皇帝批奏章一样,必须每个app都“审批”一番。
而时间,就像被施了魔法,明明感觉才过了十几分钟,结果一小时过去了。
等回过神来,原本的计划又被打乱,又得加班加点。最后,一天过去了,什么事也没干。
我想,像她一样的人不止一个。
互联网太懂我们了。
想买什么东西,点开购物软件就给你推;爱看什么内容,批量推送。
刷不完,根本刷不完,各个app,比你的亲人都了解你,精准抓住了你的喜好,让你越刷越兴奋,越刷越沉迷。
可后来才知道,这是精心设计的算法陷阱。
各种无意义、具有爽感的信息,占据了我们的时间,不仅让我们没时间去工作学习,更让我们的大脑产生了惰性,越来越懒散、浮躁。
前段时间,我的朋友痛定思痛,决定做出改变。
复习时强制把手机关机,卸载了那些消耗时间较多的APP,并且设定了严格的时间表约束自己。
起初,她非常不习惯,每天都处于极度焦躁和无聊中。
但强逼着自己坚持,很快就发现了自己有了很大的改变。
以前看几页资料,心就飘远了,但后来远离了手机,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以前躺在床上,短视频一刷就浪费一天。而现在缩减上网时间,一天的时间都变长了,甚至还能空出时间,去阅读、健身、学习新的技能。
让人成瘾的数字时代,真正的赢家都能夺回时间控制权。
对于底层的人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
你把时间花在什么上面,最后就会得到什么。
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应该在虚拟世界中被消磨,一旦沦为算法的奴隶,你就只会成为现实人生中的输家。
02 找回思考力
上周去朋友家做客,看到这样一幕。
他的孩子在做作业时,遇到了不会做的题,直接掏出了手机,打开了搜题软件,拍照上传,几秒钟后,答案就出现在屏幕上。
更荒诞的是,遇到了一个复杂的计算,孩子立刻呼唤出了语音助手,直接询问,秒得答案。
整个过程,既高效又简单,但我心中五味杂陈。
网络时代,学习方式也在变化。
过去面对难题时,我们会翻阅大量资料,甚至花费几天时间去理清思路。
这个过程虽然漫长而艰辛,但正是这种深度思考锻炼了我们的大脑,培养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如今,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就连成年人也越来越依赖搜索引擎和各类AI智能软件。
不懂的、不会的、不知道怎么办的,都去网上搜寻现成答案。
我们不愿意主动思考了,也思考不出答案。在数字产品的包围下,思考力正在被悄悄侵蚀。
而可怕的是,网络上的信息五花八门,人们很容易就被牵着鼻子走。
今天看到一个观点觉得有道理,明天刷到一个对立的观点,也觉得说得不错。
当缺乏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人们的逻辑思维正在被吞噬。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失去判断力,很容易被煽动、被利用。
之前看过一句话:人们创造了工具,结果工具反过来塑造了我们。
网络时代让很多事变得简单。
但恰恰在这个时候,我们才应该去选择困难模式。
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一个理念,名叫“用进废退”。
指的是生物的器官或能力,经常使用就会变得发达,而如果不常用,就会逐渐退化。
学习、思考都是反人性的,人类的大脑天生喜欢轻松和舒适。
靠着百度一下,永远拿不了诺贝尔奖。
我们能轻易获取的信息、知识,都是别人思考的结果。但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舒适区里,就很难有所作为。
越是发达的数字时代,我们越需要找回自己的思考力。
读一本好书,看一篇深刻的文章,进行一次有意义的对话……只有不断学习、思考的人,才能不断进步。
03 回归现实
有一部奥斯卡获奖中国动画片,名叫《低头人生》。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眼中只有屏幕中的世界。
走路时低头看着手机,撞到了电线杆上都不在意。
一旁的女子裙子都被扯掉,她还在行走中看手机:

医生玩着手机给病人扎针,造成医疗事故也浑然不知:

灾难发生,大家只顾着拍照上传,根本不在意他人生死:

或许这段短片有所夸张,但揭示了一个现实:有了网络,我们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了。
以前,我们下班后会和家人一起散步、等着电视更新,现在一回家,即使坐在同一张沙发上,也是各看各的手机。
以前和朋友聚会,有说不完的话;现在几句话后就陷入尴尬,纷纷开始拿出手机来刷。
以前上班同一个办公室还会聊天八卦,现在就连工作对接,都是通过社交软件。
前段时间,“元宇宙”概念在网络爆火,互联网正在造出一个虚空的世界。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在互联网上我们活得多么体面,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
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这是我们永远逃不掉的。
04 数字戒断是一场与自我的较量,是夺回生活控制权的战斗
真正能够让人成长的,不是网络世界那些虚无的娱乐和消遣。
而是现实生活中,你看的每一本书、学的每一个新技能、为生活全力以赴,努力奋斗的每一分每一秒。
只有这些实实在在的努力,才能推动自己不断进步和提升。
我们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真正意义上的逃出底层。
不要被短暂的快乐所迷惑。
放下手机,走出虚拟世界,拥抱真的生活。
普通女生觉醒最快的方式:数字戒断
原创 刘安心 2024年07月08日 20:00 江苏
夺回生活掌控权
hi,我是安心。
最近新学了一个词“数字戒断”。
意思是互联网用户自愿在一定时间内停止或减少使用数字媒体服务和设备,以降低对技术的依赖。
直白一点就是戒掉手机、电脑娱乐,不沉迷于短视频,追剧,打游戏等低级快乐之中。
当今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办公生活都离不开信息化。
回想一下,你没事的时候是不是在刷某音、某手、某博?
是不是已经好久没静下心来看一本书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被数字“绑架”,但乐在其中。
大数据算法实在是太懂人心了,男女老少通吃。
如何数字戒断?
▶ 强制自律
曾经我觉得21天习惯养成法,只是骗人的,更多还是要考靠自律。
但实践之后,我发现这个定律真的很靠谱。
推荐大家一个好用的APP,番茄ToDo,我经常在用的就是自定义锁机功能。
说实话,前期靠自律真的是太难了。
结婚以后,工作压力、生活压力接踵而来,很多时候就想刷手机来放空自己。
但在片刻的欢娱之后,压力并没有减少,甚至还因此悔恨不应该白白浪费时间。
与其事后懊悔,不如事前行动。
刚开始可以先强迫自己半小时,慢慢你会发现半小时不看手机so easy。
就比如我写作,因为还要工作的原因,有时候真的是不想写。
也是一次次的强迫自己,工作日才能保持日更(休息日要陪孩子)
我一直很喜欢这句话:
“先行动后完善”。
凡事只有做了才能知不足,才能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
而普通女生觉醒最大的阻碍,就是数字戒断。
放下手机,严格控制数字化娱乐行为,不然,心散了,人也颓了。
▶ 独立思考
这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姜萍事件,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
当事人没回应,却有很多网络喷子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指指点点。
导致网络风向从一开始的赞赏有嘉到如今质疑不断。
如今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什么事情都讲究及时、高效。
但也因为如此,我们好像变得更愿意窃取别人的思考成果,而不愿意去思考,人云亦云。
看过两篇完全对立的文章:
① 女生转运第一步:关闭朋友圈;
② 女生一定要多发朋友圈。
没看之前,我一直认同第2种,朋友圈能记录很多美好瞬间,将来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但看完第1篇之后,我沉默了,文章的观点是关闭朋友圈,可以更好的专注自己,我们的幸福也不需要靠一条条朋友圈来证明。
我觉得也很有道理。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让我有了选择困难症。
但最后,我还是选择了第2个观点,因为生活是自己的,我开心就好。
越是数字化时代,我们越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孰是孰非,自己心中应该有一把尺。
读一本好书、看一篇好文,徜徉在阅读和思考的世界。
如此,才能不断进步。
▶ 回归现实
五一去参加朋友的婚宴,很多许久未见的朋友,原以为能唠上两句,结果却只是寒暄几句,就各自低头。
手机帮助我们处理了很多社交尴尬,但也让人情变得冷淡。
以前,过年的时候,亲朋好友围坐一团,嗑嗑瓜子,聊聊天,打打牌,
如今全是低头一族,各自玩手机、打游戏。
同事之间更是如此,刚工作的时候,大家还能一起唠唠兴趣爱好,现在没工作基乎无交流。
一部手机,让很多人沉浸在虚拟世界,网上头头是道,现实沉默寡语,丧失了与人沟通的基本能力。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虚拟的数字世界不应该成为我们逃避现实的借口,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
▶ 写在最后
当然,“数字戒断”并不是要求你完全戒断。
只是屏蔽一些无营养的短视频、数字信息,可以去看一些有意义的纪录片、电影、综艺。
都是可以用来消遣的对象。
对于普通女生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
你把时间花在哪里,时间就会回馈你什么。
是贫是富、是好是坏,全凭自己。
数字戒断是一场与自我的较量,更是你获得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
以上,祝大家,早日成为生活的掌控者!
- end-
《数字时代的双刃剑:逃离底层之路,戒断or驾驭?》
原创 暖心润心栖息地 2024年07月11日 07:13 北京
在这个信息爆炸、数字无处不在的时代,我们是否常常感到被无形的网紧紧束缚,仿佛每一次滑动屏幕,都是对自我提升的一次逃避?于是,“数字戒断”这一概念悄然兴起,被一些人视为逃离底层、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捷径。但真相果真如此吗?数字戒断,究竟是解救我们的良药,还是逃避现实的另一扇门?
开篇质疑:数字戒断,真的是逃离底层的万能钥匙吗?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手机、电脑等数字设备几乎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既是获取知识的窗口,也是社交娱乐的平台。然而,当“数字成瘾”、“信息焦虑”等词汇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时,一种声音开始响起:要想真正逃离生活的底层,就必须彻底戒断数字生活。这种观点看似决绝,却不禁让人深思:数字世界与我们的底层困境之间,真的有如此直接的因果关系吗?
争议焦点一:数字生活的双刃剑效应
不可否认,过度依赖数字设备确实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时间管理失控、社交能力退化、心理健康受损等。但与此同时,数字世界也为无数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线教育让知识触手可及,远程工作打破了地域限制,电商平台让创业门槛大大降低。这些正面案例告诉我们,数字生活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驾驭它。
事实支撑:数字赋能的成功案例
以农村电商为例,近年来,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民通过直播带货,将家乡的农产品销往全国乃至全球,不仅提高了收入,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这些成功的故事,无疑是数字时代赋予底层人民向上流动的新动力。它们证明,数字工具运用得当,完全可以成为改变命运的重要工具。
争议焦点二:戒断还是驾驭?
面对数字生活的双重性,我们是否应该选择全面戒断?或许,一个更为理性的态度是学会驾驭。这意味着我们要有意识地规划数字时间,区分必要与非必要的数字活动,同时培养自己的自律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辨别信息的真伪与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数字便利的同时,避免其负面影响。
深度探讨:个人成长与数字素养
逃离底层,归根结底是个人成长与能力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字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仅是指掌握数字技术的能力,更包括在信息海洋中筛选有用信息、独立思考、有效沟通等综合能力。因此,与其盲目追求数字戒断,不如努力提升自己的数字素养,让数字工具成为我们成长的加速器而非绊脚石。
结语:数字时代的新征程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数字时代,逃离底层并非简单的数字戒断所能实现。相反,它需要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高的数字素养去拥抱这个世界。无论是利用数字工具学习新知、拓展视野,还是通过数字平台实现自我价值、创造财富,都需要我们具备驾驭数字生活的能力。因此,让我们在数字时代的新征程中,不断提升自我,用智慧和勇气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via:
真正的自律,从数字极简开始 原创 洞见 2024年10月22日 20:20 安徽
https://mp.weixin.qq.com/s/c0yPFH-ZszKdz41oxModAA
逃离底层最快的方式:数字戒断 原创 洞见 2024年07月06日 20:20 安徽
https://mp.weixin.qq.com/s/go4bfdosQx1inbc6gr__0Q
普通女生觉醒最快的方式:数字戒断 原创 刘安心 2024年07月08日 20:00 江苏
https://mp.weixin.qq.com/s/_0Xk1WSZf_i-nJCa0GxYYw
《数字时代的双刃剑:逃离底层之路,戒断or驾驭?》 原创 暖心润心栖息地 2024年07月11日 07:13 北京
https://mp.weixin.qq.com/s/AA8kdJNfFe8pMVR4zKESTA
Chaologies 超说 戒断社交媒体90天|Digital Minimalism数字极简主义|Social Media Det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