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面是Obsidian中文论坛上的一个讨论帖,主题是探讨笔记软件和笔记方法哪个更重要。
主要观点:
- 软件和方法都不重要,内容和使用方式才重要
- 一些用户认为过度关注软件和方法容易陷入“差生文具多”的怪圈,笔记的重点在于内容和如何利用笔记进行学习和工作。
- 方法优先于软件
- 好的笔记方法可以帮助用户建立系统化的笔记体系,而好的软件只是辅助工具,最终目的是形成完善的笔记。
- 学习的两遍法
- 有用户提出学习应该分两遍,第一遍记笔记,第二遍整理笔记,整理笔记才是学习的核心。
- 记笔记的目的决定了方法和工具的选择
- 不同的笔记目的对应不同的笔记系统,例如知识管理、摘录、个人思考等,应该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软件。
讨论细节:
- 用户们讨论了不同类型的笔记软件,例如 Obsidian、TXT 编辑器、飞书、腾讯文档、语雀等,并探讨了各种笔记方法,例如卡片盒笔记法、KG 笔记法、GTD、福格行为模型等。
- 部分用户对“记笔记”和“整理笔记”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以及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更好地进行学习。
- 帖子中提到了学习的两遍法,但未能找到具体的理论出处。
其他:
- 帖子中还包含一些与主题不太相关的讨论,例如如何使用 Obsidian 配合 Hugo 编写发布整合方案等。
总而言之,这场讨论反映了人们对于笔记软件和笔记方法的关注和思考。虽然没有得出最终结论,但各种观点的碰撞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笔记的本质,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工具。
/
卡片盒笔记法
卡片盒笔记法是一种笔记整理和知识管理的方法,通常使用纸质卡片或数字卡片来记录知识点。每张卡片上写下一个概念、想法或问题,并在卡片盒中按一定规则进行分类和关联,有助于形成知识网络,促进创意和思考。
KG 笔记法
KG 笔记法是指知识图谱笔记法(Knowledge Graph Note-taking Method),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将不同的知识点以节点和连接的方式进行整理和展示。这种方法帮助用户可视化学习内容及其内在关系,便于理解和记忆。
GTD
GTD,即“Getting Things Done”,是由大卫·艾伦(David Allen)提出的一种时间管理方法。GTD 强调将所有任务、想法记录下来,并通过整理、分类、计划等步骤,帮助用户将注意力集中在执行上,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福格行为模型
福格行为模型(Fogg Behavior Model)由 B.J. Fogg 提出,用于理解行为变化。模型指出行为是动机、能力和触发条件的结果,即当动机充足、能力足够且存在触发条件时,行为就会发生。这一模型可以用于指导如何有效地改变习惯或实施新的行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