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ndroid 5.0也就是2014年以来,多用户模式和工作账户就是一个很完善的内置功能,但是10年过去了,却少有提起这个功能,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处。我也搜寻了一下个中缘由,主要是Google不提及,手机厂家不开放,App服务商不乐意。因为看似这个功能是给企业用户或者家长做管控的,但是其实它涉及到一个深层次的关于社交媒体应该怎样被正确使用的问题。作为社交媒体比如说微信小红书抖音,他们肯定不愿意用户使用多个账户,因为这会导致他们的广告追踪机制失效,手机厂商也不愿意多应用模式带来的交互和通知系统的边缘bug和相关的漏洞,Google本身就是做广告,之前还因为Apple限制UUID追踪,好忙活了一阵子更新他们新的广告追踪机制,这个时候也不愿意去自讨苦吃。
双开
当然目前来说最普遍的一个功能就是应用双开,这个各大机型都已经支持,允许用户同时打开两个应用。他们双开的原理大多是基于Android系统自带的多用户来的,这个是默认支持,但是也可以通过使用自带的多用户,添加多个用户,然后使用多个不同的版本的软件,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切换用户,所以操作摩擦比较多,但是也是可以用的。
多开
通用的系统级别的多用户
多用户切换就是一个简单除暴的系统功能,几乎任何安卓系统都支持这个功能,只是如上所说默认关闭的,所以得在系统里面打开一下,打开之后就自己创建不同的名字的系统,然后切换过去之后就可以当作一个全新的系统来使用了。只是这种方法的话,当前用户是不能收到其他用户的app的通知的,这是一个缺陷。不过如果你是Google Pixel的手机,那可以刷一个GrapheneOS。这个系统的特点就是隐私保护和de-google的,它允许你打开一个开关,把后台的用户的通知再推送到当前用户的系统里面,可以一定程度的弥补这个多用户系统的缺陷。
Elbourn96 Can you run multiple instances of the same app?
Motorola 中国版MyUI
Motorola自带系统支持5个克隆,所以一共可以支持6开,直接将6个图标展示在系统界面中,无需切换,打开即用
软件级别
Android市场里有一些支持多开的软件,允许提供多个克隆软件,具体需要更多的测试才能知道哪个比较好用。
iPhone用户吗?
iPhone用户有多种签名的机制,但是相对来说容易封号,所以不推荐使用。